【科研沙龙】第56期——硕博毕业论文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4-06-03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2014年5月22日,应科研沙龙邀请,师从王寅教授的四川大学博士生曾国才以及杨义、梁英杰、王宏宇、王定敏、彭小红、秦曦、孙艳波、胡倩等7位研三同学参加了博文楼四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的硕博毕业论文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科研沙龙会长吴晓松主持,王天翼副教授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研一、研二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曾国才博士以ppt作辅助,对其博士论文《基于efg模型分析wh-qa语对的认知机制》做了开题报告陈述。陈述完毕,嘉宾和同学们纷纷提出问题。曾博士以“囚犯”为例,分析了wh-qa语对。后来还对其四大理论包括图形-背景理论,入场理论,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图示-例示认知机制逐一进行解释,条理清晰,有论有据,使广大听众茅塞顿开,十分信服。
接着,7位研三同学进行硕士生毕业论文预答辩,每人自述5-10分钟,由在场老师及研究生提出问题。杨义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以具体例证讨论了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梁英杰从构式角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习语进行了研究;王宏宇对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进行了探析;王定敏从多模态的角度,以具体实例为证考察了多模态理论指导下对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研究;彭小红以语料库为基础,以外壳名词为切入点,研究了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外壳名词使用错误分析;秦曦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写课为实证,论述了英语读写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孙艳波基于pfl模式,对矛盾修辞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胡倩论述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情态动词习得的实证研究。随后,王天翼老师、吴晓松、邱小凤等提出问题,比如主要有“用一个具体例子解释你的理论模型”、“论文研究的意义”、“新理论是否仍存在问题”。其中王天翼老师与主讲人们都进行了大量的互动,一问一答,相互磋商,交流看法,同学们也就自己的疑问、看法相互解疑、讨论,场面生动,气氛活跃,充分开启了大家对学术的热爱之情。
八位主讲人用他们精心的准备、精致的讲解、精细的回答给一、二年级同学带来了一场答辩的盛宴、思想的洗礼。研三同学谦虚求“问”的精神,以及专心、耐心、热心、诚心的态度给一、二年级的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本次活动也在大家意犹未尽中落下了帷幕。
文:语言哲学及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沙龙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