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传播大讲坛第四十四讲:牛静教授细致讲授“实证研究论文的架构与写作逻辑”

发布日期:2022-11-18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11月15日晚,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博士生导师牛静教授应邀为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做了一场主题为《实证研究论文的架构与写作逻辑》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教授、新闻学系王艳副教授主持,我校及部分外校师生共270余人参加。刘国强院长代表学院非常感谢远在美国的牛静教授带来跨洋学术交流,为师生打开论文写作的大门。

据了解,牛静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湖北省青年社科优秀人才入选者,多本权威学术期刊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媒体伦理、传媒法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著有《新媒体传播伦理研究》、《全球主要国家媒体伦理规范》等专著12本,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部分成果获得全国新闻学者优秀成果奖、新媒体学术研究启皓奖卓越学术奖等。

讲座一开始,牛静教授便以她在评审期刊论文中的常见问题为切入点,指出写论文实际上就是讲故事,写作者实际上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如果能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讲得有说服力,便就成功了,因此写的时候头脑中需要有读者,要和读者进行对话。随后,她结合本人近期发表的两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倒贴钱”的实习如何可能?——新闻媒体实习生劳动过程中的同意制造与“理想游戏”》和《社交媒体信任对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依次从写作逻辑、摘要与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研究发现、结论与讨论等方面展开讲解如何完成一篇合格的实证研究论文。

牛静教授指出摘要是“故事”的内容简介,引言是拉开“故事”的序幕,但这两部分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好的,而是要等到论文主体完成后再来完善。在文献综述部分,牛静教授主张打破以往对于资料海量盲目收集的惯性思维,指出“对学科门类进行文献综述”、“对某一理论无选择性进行综述”、“将看到的文章进行无逻辑地罗列”等三种阅读和综述行为的不可取,她随后以自己写作质化和量化论文的实际经验举例,条分缕析、逐字逐句地拆解、分析文献综述如何与研究问题进行对话和连接。在指出文献综述常见误区的基础上,牛静教授倡导将文献阅读贯穿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做笔记、勤思索,培养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

在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部分,牛静教授反复强调研究方法的选取应从研究问题本身入手,一切研究方法都应由研究问题决定。讲座中她以多篇论文详细举例说明,选题中研究问题的不同,潜在地决定着是适合质化研究方法,还是适合量化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的呈现部分,牛静教授表示,研究方法不同,结果呈现的倚重与核心自然有所区分。对于质化研究来说,研究结果应是不停地穿梭在理论与材料之间,进行阐释、进行对话,呈现得有详有略,不必包含所有,而应与研究问题相关密切。而在量化研究中,研究结果所呈现的图表与说明,得是可以回答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的。

在研究讨论部分,牛静教授指出质化研究着重的是研究发现的描述性总结、理论性提升、对研究不足的讨论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而量化研究更加侧重的是对研究意义的理论性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现实对策分析。随后,牛老师向在场师生推荐了哈佛大学孔飞力教授所著的《叫魂》一书,启发大家注意分析其中史料如何同观点有机交织、文献分析如何与其他知识进行对话等。

在交流互动环节,牛静教授围绕师生们关于怎么做好研究的相关提问逐一解答。在回答“如何提出一个比较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时,牛教授反复强调,我们应有“问题先行而不是理论先行”意识。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是与个人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有了对现实的思考,才会有对应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研究应回归到人本身。人作为一个感知世界的工具,会观察和发现问题才是开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问题意识是贯穿整篇研究的灵魂。

讲座结束后,王艳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牛教授手把手式的精彩讲授表示由衷感谢。“全是干货,感谢牛老师!牛老师的真牛!”“厉害到我内心疯狂鼓掌”……在场师生则在线上送上此起彼伏的“云掌声”、点赞、留言,对牛静教授表达谢意和敬意。

20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李雨虹听完讲座后表示,讲座使她对质的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质的研究原来并不要求全面,而是“片面而深刻”。正如牛老师所言,质化研究更在意个体的主体性以及多样性,它虽然无法面面俱到,但在回答研究问题的答案中却是极度深刻有意义的。

20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熊崇羽则表示,牛静教授的话有鼓励到她勇于探索创新,带着思考的目光感受生活,观察世界,融入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学会观察生活,才能发现问题,先与经验对话,再由理论深入。

图/文:新闻传播学院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