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李福印教授应邀在“语言智能大讲堂”做事件语法(1)讲座

发布日期:2022-05-23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2022年5月19日上午,由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智能学院、语言脑科学中心和川外学坛联合举办的“语言智能大讲堂”之“智能语言学名家讲坛”在博文楼401报告厅成功举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福印教授应邀做了题为“事件语法(1):宏事件中动词词根的事件语义类型”学术讲座。讲座由语言智能学院院长姜孟教授主持,语言智能学院全体教师、硕博研究生以及线上近300名听众参加了本次活动。

李福印教授作报告

姜孟教授主持

李福印教授首先界定了“事件语法”概念,即研究事件在语言表征和语言认知中作用的语言学理论。该概念在李教授2019年出版的《事件语义类型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从广义上讲,事件语法将事件研究上升为一种语言学理论,事件语法中的“语法”意为“理论”;从狭义上讲,事件语法侧重研究事件在语法分析、语义演变、构式化中的作用。随后,李教授对比了事件语法和事件语义学。他认为事件语义学侧重研究事件结构、论元实现、句法以及句法语义接口等话题;事件语法的研究范围更广,涵盖一系列相关理论,主要利用相邻学科对事件研究的成果,解决语言学中的问题。李教授强调,时间和空间是世界的形式,事物和事件是世界的内容;两组概念又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时间和空间与事物和事件,四位一体。研究四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必须触及其他三个概念。鉴于以上关系,仅从语言现象本身研究语言,无法触及语言的本质。深入研究语言问题,就必须首先深入研究事件。接着,李教授基于Len Talmy的事件结构表征理论,剖析了动词词根的事件语义类型和结构。他结合大量的例子分析了宏事件中动词词根编码的主事件和副事件相互支撑的八大关系,如先发关系、使能关系、因果关系、方式关系、伴随关系、伴随结果关系、后发关系。同时,他以运动动词词根的语义编码特征为例,阐释了跨语言事件语义类型三分法,即动词词根=运动+副事件、动词词根=运动+路径、动词词根=运动+焦点。最后,李教授详释了Beth Levin及其同事提出的方式/结果互补假说,即一个动词不能同时编码时间上的有界性和无界性。

讲座现场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事件语法研究与李教授展开了热烈探讨。邓宇博士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认为事件语法有关动词语义可分解性的精细描写为动词语义的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理论框架,事件语法还可广泛应用于儿童语言发展及障碍、阿尔兹海默症等痴呆群体的语言认知老化研究。在座师生一致认为事件语法桥接语言学、心理学、哲学、脑科学等学科,内涵丰富,为语言智能学科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邓宇博士分享心得

语言智能学院院长姜孟教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李教授的事件语法思想。首先,语言是事物和事件的表征,事件投射到语言的过程中,涉及概念与语言的映射,受时空因素制约,因而事件编码呈现出持续、未然、完结、有界等规律属性。简言之,事件语法有益于深化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其次,李福印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事件语法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新的语言分析单位,且融合概念和语言两大视角,为“语言+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滋养了“语言智能”。最后,姜孟教授对李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指出这是一次与语言学名家交流的宝贵机会。他鼓励全院师生加强语言学理论学习的同时,要砥砺深耕、守正创新,为语言智能交叉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姜孟院长总结

图/文:语言智能学院、语言脑科学研究中心、川外学坛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