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日上午,由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智能学院、语言脑科学中心和川外学坛联合举办的“语言智能大讲堂”之“智能语言学名家讲坛”在博文楼401报告厅成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沈家煊先生应邀做了题为“汉语造句法和高阶逻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语言智能学院院长姜孟教授主持,语言智能学院全体教师、硕博士研究生及线上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沈家煊先生作报告
姜孟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沈先生提出,汉语语法体系的构建和中文信息处理都可以考虑采用高阶逻辑,即基于对话的“二元相关律逻辑”,包含“二元倚变”和“二元共享”两大要素。汉语造句法的精神是交织运用这两个逻辑要素。随后,沈先生从“语言0-2逻辑”、“命题为本还是对言为本”、“高阶逻辑的英汉对比”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在“语言0-2逻辑”部分,沈先生从“互动语言学”、“二元相关律名学”两个角度阐述了“语言0-2逻辑”的内涵在于“二元倚变”和“二元共享”。“二元倚变”在对言表达中具有普遍性,在结构上表现为缩放型对称格式,如“来往”可同构放大为“你来我往”,“来往”为“你我”二元倚变的双标。“二元共享”也可称为“话头共享”,结构上表现为平接型链对格式。在连续话语中,“话头-话身”结构的“话身”可兼为下一“话头-话身”结构的“话头”,成为前后共享的成分。二元倚变和二元共享的互依互存是汉语造句法的精神,汉语的组织是缩放型对称格式和平接型链对格式的交织。
在“命题为本还是对言为本”部分,沈先生指出,语言0-2逻辑并不是从命题出发,而是从一问一答式的对话出发,构成命题的前后项为并置的对等项,不分主从与体用。具体而言,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可视为对等项(equated terms),主谓句是等式型的(equational type)。而要论证主语和谓语为对等项,则需厘清名词和动词的关系。沈先生指出,汉语名词和动词的关系为名词包含动词的包含/对待关系,名词和动词是“异而同”的关系。若强调同的一面,则可称之为“名动包含”;若强调异的一面,则可称之为“名动对待”。沈先生强调“主谓的对等”(equivalence)不等于“等同”(identity),名词和动词可以视为对等项,并非否认名动有别。
在“英汉对比部分”,沈先生将汉语作为参照,认为英语亦需0-2逻辑方能覆盖全部事实,因为自然语言都存在于对话之中。同时,英、汉语各有偏重,英语偏重0-1逻辑,汉语偏重0-2逻辑。造成英汉这一差异的原因或为语言演化的路径出现分叉,从名词和动词一体的原始状态出发,英语转而朝名动分立、主谓结构为主干的方向发展;汉语则保持名动的原始状态,继续朝形成对言格式的方向发展。最后,沈先生指出深入研究0-2逻辑的要素,有助于对普遍语法做出更完善的模拟。
讲座现场
在互动环节,线上线下师生踊跃提问。如:在时空同源性概念下,名动包含理论是否与人们对动词和名词的认识视角有关?量子波粒二象性概念对应在汉语词类问题划分时,在句子观测中名词“波”和动词“粒”的对立较明显,但0-2逻辑下名动对立为何坍缩变小?如何理解“名动对待”以及如何运用0-2逻辑对语言作具体分析。沈先生从物理学时空关系、语言类型学以及语义不确定性等视角详细作答,线上线下互动热烈。
现场互动讨论
姜孟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沈家煊先生为“语言智能大讲堂”作了一场意义非凡,相当“正宗”的报告,“正”即“正统”,代表了国内正统的语言学本体研究;“宗”即“宗师”,沈先生的观点见解是语言治学之道的传承。沈先生用形而上的无形之物“高级逻辑”作为工具分析了有形的语言问题。其方法论好比我们在地面观察时,看到的是江河湖海的巨大差异,但升阶以观之,从太空宇航员视角,江河湖海仍具同质性。姜孟教授鼓励大家努力提升“功力”,学习大师治学方法,提升理论素养和思想高度。
姜孟教授总结
图/文语言智能学院、语言脑科学研究中心、川外学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