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语言学的创新发展,10月13日至15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和词典学研究所联合主办,国际国内24家核心期刊和出版社协办的“首届量子思维与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
大会以“语言研究的量子转向”为主题,来自5个国家的200余位量子哲学、量子计算和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山城重庆,共同探索语言学新文科建设之路。开幕式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主持。

首届量子思维与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量子力学既是颠覆性的物理学革命,又是深刻的思想革命。量子思维对人文社会科学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并诞生了量子哲学、量子政治学、量子经济学、量子管理学、量子教育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他表示,本届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有助于推动量子语言学的蓬勃发展。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致辞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表示,“本届研讨会的召开,拉开了运用量子思维研究语言问题的学术大幕”。他指出,语言学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横跨文理工的综合学科。从量子力学发展而来的量子思维日益得到学界的重视,并对人文社科在内的各个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然而,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语言学至今仍然受到经典牛顿思维的束缚,有必要向量子思维转向。从量子思维的角度观察语言可以发现不同的语言景观,有助于推动一些语言学难题得到更好解决,与此同时也会丰富量子思维理论。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教授致辞
研讨会设置了主旨报告、分组研讨和主编论坛,围绕“量子哲学与语言研究”“量子语言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量子思维与语言学的超学科研究”“语言复杂适应系统研究”“量子思维与语言智能”等议题进行研讨。
在主旨报告阶段,13位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以现场发言或线上视频方式作了主旨报告。
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长、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博士生导师谢尔曼•威尔考克斯(Sherman Wilcox)教授作了题为“翻开新篇章,开启新思考:量子思维与认知语言学”(“Turn the Page and Start Thinking: Quantum Thinking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的主旨报告。他从量子物理学家李·斯莫林的一段语录谈起,指出量子思维有助于语言学家理解认知和语言的认知基础,因而可为认知语言学注入新的活力,开启新的篇章。反过来,认知语言学也可反哺量子物理学,爱因斯坦就运用了隐喻思维来进行思维实验。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Sherman Wilcox教授作主旨报告
国际隐喻研究与应用协会会长、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生导师Jeannette Littlemore教授作了题为“Contested Metaphoricity in Emotional Experiences: Allowing Space for Ambiguity”的主旨报告。她指出,字面和隐喻思维在情感经历中常常紧密相关。在创伤经历中,人们可能同时将现象视为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这种现象可以作为创伤的直接后果,同时也是人们应对创伤的一种方式。

英国伯明翰大学Jeannette Littlemore教授主旨报告
国际手势研究学会副会长、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博士生导师阿伦·羌奇(Alan Cienki)教授作了题为“从量子思维看姿势:鲍泰特运动学方法的启示”(“Ges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um Thinking: Insights from Boutet’s Kinesiological Approach”)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量子思维对姿势研究很有启迪。在介绍了Boutet运动学方法对于姿势研究重要性基础上,他指出姿势作为一种动态表达媒介在三维空间中产生,与量子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Alan Cienki教授主旨报告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主编、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Francisco José Ruiz de Mendoza Ibáñez教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除了隐喻和转喻之外的传统修辞形式的研究。他将修辞形式分为基本和非基本两类,讨论了两类修辞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特征以及意义效果的态度性,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修辞语言解释。

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Francisco Ruiz de Mendoza lbáñez教授主旨报告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成素梅研究员以“从量子概念看日常语言的限度”为题,围绕量子思维颠覆日常概念展开,深入探讨了量子力学对经典思维的颠覆和替代。

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教授做主旨报告
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石锋教授作了题为“中间态就是叠加态”的主旨报告。他基于详实的语音实验数据阐释了连续统的中间态与量子逻辑的关系,得出“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互补,经典逻辑与量子逻辑共存”的结论。

南开大学石锋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辞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作了题为“量子思维与词类研究”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牛顿思维下的词类研究面临重重困境,运用量子思维和超学科研究方法论建构的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有助于破解词类这个“千年谜题”,有助于提升语文词典编纂和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质量。

四川外国语大学王仁强教授作主旨报告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郑咏滟教授作了题为“复杂理论视角下应用语言学研究的范式转移”的主旨报告。她在讨论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三大研究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基于超学科量子思维基本思想,讨论如何将复杂理论的观点融入到应用语言学的实证研究中,从而达成最优的融合法设计。

复旦大学郑咏滟教授作主旨报告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彭宣维教授作了题为“运用量子思维方式研究语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的主旨报告。他详细阐释了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即从析取性经典思维转向合取性量子思维,语言的量子化问题,语言的量子性问题,语言功能的量子态问题,以及语言符号的作用力及其相关术语体系问题。

深圳大学彭宣维教授作主旨报告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廖巧云教授作了题为“量子思维与语义修辞研究”的主旨报告。基于量子力学的非定域原则和语义修辞运作机制研究模型,她提出语义修辞运作机制分析框架“非定域关联模型(NLCM)”,然后对语义修辞具体范例的生成和识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廖巧云教授作主旨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魏在江教授作了题为“汉语互文构式的量子纠缠”的主旨报告。基于量子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他论述了汉语互文是一种“量子纠缠与叠加”现象。他还认为,量子语言学与当今的功能主义语言学一脉相承,发展前景看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魏在江教授作主旨报告
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鹏教授作了题为“量子自然语言处理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作为量子力学和自然语言处理之间的交叉研究领域,量子自然语言处理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天津大学张鹏教授作主旨报告
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恒教授作了题为“时间的量子思维——基于语言学和心理学方法简论”的主旨报告。他在介绍量子语言学和心理学中常见的研究范式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指出量子思维与认知科学理论的融合为深入理解时间和空间概念认知同一性提供了可能性。

四川外国语大学李恒教授作主旨报告
四个分组论坛围绕相关专题展开研讨,探寻运用量子思维开展语言研究的新路径。




大会还举办了主编论坛,邀请10余家国内外重要期刊负责人,围绕“量子思维与学术创新”进行深入交流。

“量子思维与学术创新”主编论坛
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在采访中表示,语言学一直沿用物理学哲学方法,既得益于牛顿思维,同时又深受其困,在本体论、逻辑、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存在一定局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语言是人驱的复杂适应系统,具有量子叠加、量子纠缠、量子坍缩等量子效应,不少量子物理学家还使用语言现象来类比量子现象。他建议尽早构建量子语言学,推动语言研究的量子转向。量子语言学非常契合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从量子思维的角度看,这种转向不是非此即彼的转向,而是兼容并包的转向。本次研讨会将有助于加快推动语言学从学科分化进一步走向学科交叉融合,奋力书写语言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