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公共管理专业在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喜获佳绩

发布日期:2024-04-22 来源: 点击量:[ ]

【字体: 】【 打印此文

2024年4月11日,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第二轮评选结果公布。四川外国语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两支队伍均获得全国奖项,四川外国语大学与重庆图书馆联合指导的“千里文渝、广大山城”队进入全国百强,以《从“妄议”到“望议”:二十年“毒瘤”小区何以变“清流”?——重庆市N镇“农转非”老旧小区的治理共同体建设之路》案例荣获全国三等奖;“三缺一”队以《“小微湿地+”乡村振兴新模式——重庆梁平区多元协同践行“两山理论”之路》案例荣获全国优秀奖。这是四川外国语大学与重庆图书馆共建的重庆市公共管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首届硕士研究生第一次代表学校参与国家级赛事,体现了重庆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的新成绩。

(图为案例调研小组“千里文渝、广大山城”团队,左起:田维杰、赵骏豪、段佳莉、王瑶、陈骏)

(图为案例调研小组“三缺一”团队,左起:姚儒月、贾晓宇、高璐瑶、卢涛)

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由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是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国家级赛事,对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届案例大赛共有来自260所院校的2597支队伍报名参赛,共有256所院校的2111篇案例通过文本检查,成功进入初赛评选。通过第一轮初赛评选选出进入全国前25%的队伍,再进行第二轮评选决出百强案例。

(图为案例主办方发布的百强名单)

(图为案例主办方发布的获奖名单)

赛事信息公布后,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及重庆图书馆高度重视,初期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派出公共管理专业导师周思邑、余雅洁、陈丽娅赴成都参与大赛启动会议,返校后立即与重庆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召开研讨会商定参赛准备工作。通过多次与共建单位开展研讨会确定选题后,两支参赛小组在国际关系学院及重庆图书馆指导老师团队的带领下,在案例写作的两个月间多次前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镇、重庆市梁平区,分别从政府、社区、居民等多个层面进行实地访谈调研,为案例的撰写收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为最终获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为案例小组前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镇兴隆社区调研访谈)

(图为案例小组前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镇兴隆社区进行居民访谈)

(图为案例小组前往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调研)

(图为案例小组前往梁平区川西村访谈村干部及村民)

(图为案例小组前往梁平区龙印村访谈村干部及村民)

在参赛案例中,“千里文渝,广大山城”小组成员通过深入挖掘兴隆苑老旧小区的蝶变故事,从居民“妄议”到“望议”的角度,分析了重庆市兴隆苑小区的基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之路。案例深度聚焦我国基层治理与城市治理领域,以重庆市本土“农转非”老旧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契合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多元共治等理论背景,展示了我校MPA专业学生在公共管理领域独特的观察分析视角和创新实践能力。“三缺一”小组成员通过对梁平区小微湿地的三天深度调研,从两山理论的视角,聚焦梁平区通过“小微湿地”建设喜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丰收。案例从多元协同路径着手,分析了区委区政府带领、林业局下属单位梁平湿地保护中心推动、各村镇基层组织配合的管理体系下,企业配合改善全域水质,志愿者支持湿地建设后期维护,居民自发改善、维护周遭环境,并逐步将“小微湿地”融进梁平区的生态、生活与生产中,总结了梁平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经验。

(图为南坪镇兴隆苑农转非小区综合治理项目概述图)

(图为南坪镇兴隆苑农转非小区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框架图)

我校公共管理专业具有鲜明的新文科特色,依托学校外语学科优势,注重“专业+语言”复合能力和跨文化管理能力培养,以国际公共政策为方向,致力于为国家培养面向陆海新通道沿线和RCEP国家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公共管理人才。我校公共管理专业团队与重庆图书馆团队积极落实“专业+语言”复合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扎实推进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理论为基、实践为先”的共建办学理念,一直坚持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认知,以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专业讲座、实践调研等形式引导学生培养“以小见大”的学术和实践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理论创新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准备。此次我校首届公共管理专业全体研究生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体现了我校公共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新成效。

供稿:国际关系学院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